公告通知内容: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栏目 > 广州海珠区这面“墙”亮了!材料与众不同

广州海珠区这面“墙”亮了!材料与众不同

你见过用垃圾砌成的墙吗?

近日,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道的几面“再生资源墙”因独特的设计,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,其墙体大部分采用从垃圾中分拣回收来的石料、金属、砖块、塑料、木材等材料砌筑而成,取自垃圾用之于垃圾分类的“再生资源墙”既具艺术气息,又向附近居民传递了环保理念。

001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“再生资源墙”具有独特的设计

      在滨江街道怡安路路口,“再生资源墙”位于该街道的生活垃圾收运站、装饰装修废弃物临时收集点前。墙体高约两米,总长度十余米,从外观上看,这些墙和周围的建筑外墙有明显的不同,它们用铁丝网和金属条作为框架结构,中间则填充以鹅卵石和水泥,远远望去好像一座艺术建筑。

002.jpg003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“再生资源墙”中间填充了鹅卵石和水泥

“再生资源墙”是滨江街道垃圾分类特色示范线路的亮点。近期,为进一步完善辖区内的垃圾收运站功能配套,滨江街道打造垃圾分类特色示范线路,重点对中海名都小区、怡安路口两个垃圾收运站、建筑废弃物临存点和临街投放点进行升级改造,有效解决了群众关注的垃圾临存区域的环境卫生、杀菌消毒、空气异味消除等问题。

这条特色线路的设计师——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生态产品研发中心主任、广州城市矿产协会秘书长李志红介绍,实际上,“再生资源墙”墙体中用到的石料、金属、砖块、塑料、木材等材料,都是从街道产生的垃圾中分拣回收来的。“设计中,我们就地取材,物尽其用,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再污染,大部分材料取自居民排放的建筑装修垃圾、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,利用各种材料原有的天然、本色形态,展现环保绿色的自然之美,既减少了过度的外观装饰,又保留十足的时尚感。”

“再生资源墙”吸引众人目光的背后,体现的是滨江街道垃圾分类措施不断获得改进的成效。

优化提升后的生活垃圾收运站、装饰装修废弃物临时收集点,内部功能配套更齐备,临存区域的划分更科学合理,站点内的除臭灭菌设备和清洁保洁设施全新升级,更便于日常的洗桶、洁桶和临存区域的清洁消杀工作。李志红说,取之于垃圾,用之于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,可以为继续创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。